千年名墟,东海鱼珠
据传,鱼珠是块风水宝地,左鱼(山)右蟹(山),前海后田,渔农兼得。坊间流传一首民谣:“头枕瓦壶岗,脚踏疍家床(渔船),谁人得此地,代代伴君王”。这也说明其优势地理条件有利于发展商贸业成为墟市。
鱼珠街是由鱼珠墟发展起来的。鱼珠约在100年前建墟,因墟东面有座鱼山(现称址旗山、即现在黄埔港务监督信号台处),鱼山伸延到珠江河边的端部,称为“鱼珠”。鱼珠是千年名墟,在明清时期曾一度被誉为羊城八景之一——东海鱼珠。

▲东海鱼珠(图片来自网络)
昔日鱼珠墟市已成历史
而今位于临港经济区的鱼珠
正开启加速度
掀开城市发展新篇章
1986年,鱼珠街道办事处设立。2002年8月黄埔区全面撤镇设街,撤村建居,从此黄埔全面转为城市管理体制。鱼珠街所辖范围扩展到9.11平方公里,共有9个社区,包括茅岗、九沙2个专制社区。
目前,广州规划建设实施东进战略,黄埔已成为广州东部崛起的中心城区,鱼珠更是成为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的重要部分,亦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员。

▲鱼珠街景
转瞬建街30余载
鱼珠的发展有哪些令人难忘的变化?
不妨看一看
鱼珠街城管执法队基层工作者
余巨澜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
“鱼珠速度”
黄埔西南大门张开胸怀
迎接海内外宾朋
作者 余巨澜
30年前,结束新兵训练,我从“水兵摇篮”东莞海军某训练基地,乘坐一条登陆艇,逆珠江而上,从海珠石榴岗某军港登陆,转乘解放卡车来到黄埔。
20来公里直线路程,经过近3个半小时的蜿蜒颠簸与炙热灸烤。窃喜自己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实现由民转兵、由农村到城市生活的目标,光荣地成为一名黄埔驻地海军战士。
然而,当运送新兵的大卡车驶入黄埔时,我被眼前的景况惊煞。从原黄埔体育馆向东,沿着当年唯一一条通往深圳蜿蜒的两车道缓慢爬行,大卡车擦着片片果林而过,高兴劲一下子跌入低谷:刚刚跳出故乡的那个农门,又来到了第二故乡的这条农村。
部队的上级机关驻扎在海珠区,十几二十公里的直线距离的确不远,但从黄埔去往海珠,那会儿广州大桥是唯一的通道。
一天,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早上5点伙房生火造饭,6点钟官兵带着馒头出发。由于道路狭小,过往广州大桥的车辆又多,10点半钟才抵达已近尾声的会场。
会议一结束,首长一离席,当班的参谋按照主管领导的指示,一顿批评教育。从此,所在部队被列入小远散单位,一有教育整顿,就首当其冲,必须风雨无阻赶到。而总政、海政歌舞团名家大腕来部队慰问演出的观看权,也因路途遥远而未能看成,留下遗憾。
后来,因工作需要,我也调到机关工作。那时,连接黄埔天河和海珠的广州外环高速刚好通车,只要30多分钟安抵。往返两地再也不会发生堵车现象导致的堵心事件。
而途径黄埔的广深高速、广园快速、后来的高速铁路,也相继通车。再后来,串起黄埔、番禺两颗明珠的黄埔大桥像一道美丽的彩虹,璀璨在珠江之上。
▲2007年在建的珠江黄埔大桥气势宏伟
10年前,从部队转业被黄埔区接收,还是从石榴岗出发,乘坐14路公交转乘地铁8号线、4号线再转5号线,从出门抵达鱼珠街道办事处报到上班,全程一个小时畅快与清凉,一路幸福地成为黄埔区鱼珠街的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
角色变换,也见证黄埔的道路变迁,品鉴黄埔的幸福、鱼珠的幸福。
居住在蟹山西路的陆阿姨清楚地记得,市政园林局和广园公司联手将蟹山西路扩宽为双向四车道。当年蟹山西路铁道匝口的瓶颈位置,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期便是人与车抢道通行,拥挤不堪,险象环生。曾引起当时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交委主任等领导的高度重视。黄埔区委区政府、建设局、交通局、鱼珠街道办事处为解决道口瓶颈问题也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城管执法队员的我,也见证这一拓宽道口的“历史时刻”。2012年12月20日上午,施工人员撤去了围蔽栅栏,拆除了围墙,困扰黄埔区蟹山西路交通的铁路匝口瓶颈终于拓宽,双向四车道和人行专用道路终于恢复正常使用。
“现在道路通畅,车辆通行不再拥挤,物流速度加快,人行通道、绿化均按照要求建设,这是政府给市民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好事!”陆阿姨回忆道。
▲未来的鱼珠港美景
2012年10月份,作为广州市东扩战略的一条市政道路,西起天河珠村中山大道中,途经丰乐北路黄埔区体育中心,东至西依次连接中山大道中、珠吉路、茅岗路、丰乐路、石化路等主要道路,全长约13公里贯穿黄埔区的主干道之一的护林路顺利建成通车。
分流了从广园快速路、中山大道到黄埔、开发区、萝岗的车流。特别是中山大道BRT投入使用后,极大缓解了广园快速路、中山大道的交通压力。
为激活茅岗转制社区集体物业竞争力和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打通致富路,2011年年初,原黄埔区规划将珠江涌边原来用于农耕机具通行的机耕小道,建设一条北连护林路南接中山大道双向四车行驶的柏油马路,使得茅岗社区道路东西贯通南北相连。
如今,在鱼珠9.11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贯通东西道路有四纵:广园快速路、护林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以及正在建设的临江大道,连接南北的道路有四横:茅岗路、岐山路、黄埔支线、珠江北路等,可谓布局合理,路网融通。
“通过河涌、绿化、道路等一系列的改造以及市区两级政府主导的转制示范社区清淤池塘河涌和美化道路、增加立体停车场、打通消防通道、整治电缆电线、改造给排水、改造燃气的升级建设,茅岗社区如今俨然成为了城市中的‘市内桃园’。”谈及身边的变化,坑田经济社赵社长满脸幸福。


▲港航中心
鱼珠四横四纵交通便利,新黄埔八横八纵路网发达。地铁5号线和13号线在鱼珠交汇,广东鱼珠物流基地、卓志物流嘉利码头将钢筋、木材、饮料等物资材料从水路直通四海五洲;
升级改造后的盛兰电商,将网上购物发往全国各地,华南港航服务中心和邮轮码头建成后,出国旅游将来可乘坐游轮直接从鱼珠出发,畅游世界各地……在鱼珠街道举办的驻街企业座谈会上,近百名企业负责人对“鱼珠速度”赞叹不已。
仰望着已建成的黄埔地标性建筑物华南港航国际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保利鱼珠港楼宇群与繁忙的黄埔港交相辉映,黄埔西南大门正张开博大胸怀,以良好的宜商宜居环境,迎接海内外宾朋。
作为建设者、见证者之一,履职在城市管理的工作岗位上的我,幸福感获得感无时不在心头葳蕤。
▲保利鱼珠港整体效果图
蟹山西路铁路匝口瓶颈拓宽
护林路顺利通车
珠江涌边机耕小道变柏油马路
地铁5号线、13号线鱼珠交汇
……
以上鱼珠身边的大小变化
你是否也是亲历者、见证者?
欢迎加入“鱼珠新鲜事002”
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