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黄埔古港,陆柳卿、张伟潮、黄毅良三位非遗传承人到场,将自己的非遗技艺之精妙与迷人向在场人员娓娓道来。黄埔区、黄埔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当地群众代表齐聚“同心港”,近距离感受精美绝伦的广绣、神秘的黄埔龙、深具底蕴的传统字画装裱等非遗艺术,了解黄埔街道近年来基层党建方面的建设成效,探讨“同心港”如何发挥长效作用,为当地群众增添更多民生福祉。
“同心港”是黄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最大化“零距离”服务打造的集群众接待、矛盾调处、家庭服务、社会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该阵地占地面积1637.22平方米,设有12个功能室,可实现全面化、便捷化、菜单化、特色化的“四化”服务。它承载了黄埔街道社会综合治理服务、家庭综合服务、老人大学、社区党校、青年议事、非遗传承等多种功能。能够为辖内群众提供投诉建议一站式服务、老年人课程培训(书画、舞蹈、棋牌)、家庭医生咨询、羊城家政、心理咨询、青少年课余托管、网络直播体验、工青妇及各团体议事等多种服务。并设有街情历史展示、古港网红打卡点,群众可在该街的会客厅获得优质服务之余,还能了解到古港——黄埔街道的悠远历史,寻得乡愁。
“同心港”的服务对象覆盖全年龄段,从大中小学生延伸至学前幼儿和老人。便捷化地设置有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家庭医生等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便利、快捷、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同心港”还引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老干部(老年)大学黄埔街分校,聘请有责任心、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开设书法、手机摄影、民族舞等特色课程,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同心港”还独具特色地邀请辖内广绣、龙舟、传统字画装裱3位非遗文化传承人进驻,开班授课,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乡村非遗生命力。
黄埔街因港而生、依港而兴。该街始建于1953年,地处黄埔港(老港)口沿岸,毗邻珠江之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同心港”寓意党群同心,黄埔街道致力于成为群众能依靠、能信任的港湾。
近年来,黄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构建“1+3+N”体系,激活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打造“居住地党员当先锋”先行示范街,筑起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的红色堡垒。在完善1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个特色党建阵地的基础上,新建“同心港”“同心驿站”“同心苑”“同心村”等“同心”系列阵地,“15分钟党群服务圈”愈加完善,群众家门口的服务更暖人心。